RFID技术参数
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
跟踪物体。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
目录
RFID的分类
RFID基本技术参数
RFID系统的组成
RFID应用分析
RFID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RFID的分类
RFID按应用频率的不同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微
波(MW),相对应的代表性频率分别为:低频135KHz以下、高频1356MHz、超高频
860M960MHz、微波24G,58G,RFID按照能源的供给方式分为无源RFID,有源
RFID,以及半有源RFID。无源RFID读写距离近,价格低;有源RFID可以提供更远的
读写距离,但是需要电池供电,成本要更高一些,适用于远距离读写的应用场合。
RFID基本技术参数
可以用来衡量射频识别系统的技术参数比较多,比如系统使用的频率、协议标
准、识别距离、识别速度、数据传输速率、存储容量、防碰撞性能以及电子标签的封装标准
等。这些技术参数相互影响和制约。
其中,读写器的技术参数有:读写器的工作频率、读写器的输出功率、读写器的数据传输速度、读写器的输出端口形式和读写器是否可调等;电子标签的技术参数有:电子标签的能量要求、电子标签的容量要求、电子标签的工作频率、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速度、电子标签的读写速度、电子标签的封装形式、电子标签数据的安全性等。
(1)工作频率
工作频率是射频识别系统最基本的技术参数之一。工作频率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射频识别系统的应用范围、技术可行性以及系统的成本高低。从本质上说,射频识别系统是无线电传播系统,必须占据一定的无线通信信道。在无线通信信道中,射频信号只能以电磁耦合或者电磁波传播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性能必然会受到电磁波空间传输特性的影响。
f从电磁波的物理特性、识读距离、穿透能力等特性上来看,不同射频频率的电磁波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在低频和高频两个频段上。低频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水、金属、动物等导体材料,但是传播距离比较近。另外,由于频率比较低,可以利用的频带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信噪比较低,容易受到干扰。
相比低频电磁波而言,要得到同样的传输效果,高频系统的发射功率较小,设备比较简单,成本也比较低。高频电磁波的数据传输速率较高,没有低频的信噪比限制。但是,高频电磁波的穿透能力较差,很容易被水等导体媒质所吸收,困此,高频电磁波对障碍物的敏感性较强。
(2)作用距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