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李鸿章在与列强的交往中意识到富国才能强兵,故积极推进官办,商办军工企业的发展。他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坐镇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天津,既积极筹划北方防务,戍卫京级,又进一步拓展洋务,以增加财赋收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的”洋务运动”开始。“洋务运动”初期,是在“自强”的口号下,以筹建近代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海军为主的。在中日战争以前,李鸿章呕心沥血,同治二年正月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于上海;同治九年十月设机器局于天津;同治十年四月拟在大沽设洋式炮台;同治十一年五月请开煤铁矿;光绪元年十一月筹办铁甲兵船;同治四年八月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同治九年闰十二月筹通商日本并派员往驻;同治十一年正月挑选学生赴美国肄业;同治十一年十一月设轮船招商局;光绪元年十一月请遣使日本;光绪元年十二月请设洋学局于各省,分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诸门,择通晓时务大员主之,并于考试功令稍加变通,另开洋务进取一格;光绪二年三月派武弁往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光绪六年二月始购铁甲船;光绪六年八月设南北洋电报;光绪七年四月设开平矿务商局;光绪八年二月筑旅顺船坞;光绪十四年北洋海军成军;光绪二十年五月设医学堂于天津。尽管后来的历史书对于洋务派多有贬低之词,但回到历史现实去考虑,洋务派在工业,商业,军事以及文化的近代化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已属不易。而无论是办机器局,招商局,设电报,修铁路,还是派留学生和陆军海军的近代化,这些大事件,都与李鸿章密切相关,都和李鸿章的支持和努力分不开。作为改革家的李鸿章曾经发过这样一段议论“我辈若不破群议而为之,并世而生,后我而起者岂复有此识力”这正是一个改革家应有的精神和风骨我们现在若不能顶住压力,把事情办好,那后来的人恐怕都不一定想得起来要这样做呢且不论他兴办洋务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单就他创立了中国近代早期军工企业和中国近代的民用企业这点来看,他的功绩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是他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三)外界对他的评价也说明了他的伟大。李鸿章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的面庞有一种引人注目的慈祥表情,他双眼明亮,闪烁着睿智的光彩,目光里包含了幽默和机智。他戴着一副老式的硬框眼镜,颧骨高而不瘦,黝黑的皮肤看上去显得很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