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素质和文化的社会群体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资源。在当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不断深化和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整体就业形势遭受金融危机冲击日益严峻的多重背景下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高校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成倍增加大学毕业生要占到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80以上就业需求出现缺口是必然的。一、金融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毕业生数量剧增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剧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每年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而受金融危机影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长则比较缓慢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见表1。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导致2002年专科毕业生、2003年本科毕业生猛增此后更以年均648万人的绝对数增加平均增长比例达到223连年的扩招在普及高等教育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大学毕业生从01年的103万增长到08年的511万这对经济增长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一定的时间模式与结构性特征。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第一毕业时的就业率比实际低但是半年以后实际就业率上升到85左右。这里主要是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只要毕业生
f能提供就业合同或者简单的就业协议就认可就业存在而事实上刚刚毕业的学生找工作需要一个过程真实的就业情况在半年以后会有所提高。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几个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自主创业型就业极少只有12专业与职业相关占多数但专业不对口的也超过14尚未找到工作的人绝大多数仍在寻找工作。有工作、与专业无关的占286有工作与专业有关占551没有工作也没有准备读研的大概占到22按照这个比例推算08年500多万的大学生里面可能有13万人会无业。总的来讲大学生的失业率是12多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所以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比较大的问题。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现象严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现在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1、地区失衡毕业生仍以流向大中城市造成大中城市就业压力较大而金融危机更加大了这种压力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和小城镇就业压力相对较小2、学历失衡人才高消费情况严重普通本科生、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就业受歧视3、学科专业失衡据相关资料显示多数专业的毕业生供求严重失衡会计、中文等专业供大于求的态势比较明显。总体来讲文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理科相比不容乐观。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走向多样性精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