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上部建筑物的嵌固点,那么建筑物的高度该如何确定是从室外地面算起还是从基础顶算起2001规范611条表611注l的说明,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的屋顶部分,因此按照规范612条表612确定房屋的抗震等级时,尽管地下室顶板不作为上部建筑物的嵌固部位,表中高度值仍是从室外地面算起。79混凝土结构的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计算嵌固部位,应满足什么要求规范第6114条规定了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有关要求,最关键的是做到地震时地上一层的柱底出现塑性铰,相当于强梁弱柱的概念。严格地说,嵌固端柱底的弯矩要由地下室顶板梁和地下室柱顶的弯矩共同承担,即采用提高地下室顶板梁和地下室柱顶的受弯承载力的方法来实现柱底的嵌固条件。对于边柱和角柱,由于只有一面有梁,为满足该梁端截面受弯承载力不小于上柱下端实际受弯承载力的要求,可采用增大梁截面、或不增大梁截面而增加梁配筋的方法。设计时还应注意:1边柱处应设有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无抗震墙或约束不太好时,边梁应采取增加箍筋等抗扭措施。2地下室的现浇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且不宜有较大洞口。层数较少的低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板厚可略小于180mm,但应注意满足人防要求。3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满足计算要求外,不应小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筋面积的11倍地下室柱子多出的纵向钢筋不应向上延伸,应锚固于地下室顶板的框架梁内,地下室抗震墙的配筋不应少于地上一层抗震墙的配筋。4地下室结构应能承受上部结构屈服超强及地下室本身的地震作用,可近似要求地下室结构的侧向刚度与上部结构侧向刚度之比不小于2可按有效数字控制,侧向刚度比可近似用下列剪切刚度比γ估计式中符号的含义见2001规范:5地下室的层数无特别要求。710地下室顶板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若考虑建筑使用的要求,楼盖是否可采用无梁楼盖的结构形式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满足规范关于上下刚度比的要求。一般说来,如果地下室顶板采用无梁楼盖的结构形式,将难以满足6114条柱端塑性铰位置在±00处的要求,故不能采用无梁楼盖的结构形式,而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避免开设大洞口,且其板厚不宜小于180mm。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层侧向刚度的2倍计算地下室楼层侧向刚度时,可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