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核心和最终目的是达到和谐就业。实践证明“订单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对整合社会优秀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升软件行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实现高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实验教学的探索计算机专业是实际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各软件外包企业所共同要求的,能否熟练掌握软件外包企业的常用软件和实用技术,也是外包企业考查人才的重点。因此,我院在实验教学当中,更多的是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而不是“填鸭式”地灌输。在实践中,我院师生共同提出课题,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出相应的实践课题,学生创建项目小组,小组长担任“项目经理”的角色,小组其他成员则模拟系统构架师、软件开发工程师和软件测试工程师等角色,而教师则扮演“客户”或“技术总监”的角色。通过这种教学模式,
f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规范的软件开发流程,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体会到团队合作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2校企合作办学实践高校与企业合作教育模式是指高等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以及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员交流等方面所建立的互利互惠、互补互促的联合与协作关系。软件外包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外包企业主导模式,即以外包企业为主组织实训的一种模式。二是学校主导模式,即以学校为主组织实训的一种模式。三是共建共享模式,即校企双方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这是一种比较自由的组合形式,校企双方只要有需求,就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我校计算机学院在认真总结了中外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之后,引入“政府企业高校”的培养策略,让学生们在实践与课堂两方面得到双重利益,在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上有了更大地提高。比如,我院与IBM成功举办了TEDA-IBM服务外包人才天津科技大学首期班培训,我院与清华IT学习认证中心以及天津市维恳索夫特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实训基地等。多年来,我院积极主动地拓展就业实践基地,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下功夫,让学生提前进入实践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国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外包技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因此,不断探索高校多元化的软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