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社会的产物。27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实现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2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认识的基础。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29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30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3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是有局限性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32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核心),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3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34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对军事政治的影响。物质生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36生产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37经济社会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即五种社会形态划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人类历史的技术社会形态序列(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f38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是唯物主义因果决定论,或称历史决定论的观点。39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的具体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40社会主义的社会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可以使各种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41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42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