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
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一般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理念、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在诸多要素中,我认为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具有导教、导学、导检测的功能。如果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好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就有一个好的课堂教学的开端。有好的目标,教师教什么才心中有数,怎样教才心中有路。可见,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语文教师每篇课文都要设计一个教案。我常看一些语文教师的教案设计,还有网络上的教案设计,甚至有些杂志上发表的教学目标设置,发现其中出现的问题不少。这说明一些设计者对教学目标功能的认识还是存在着模糊的现象的。下面的几个例子是比较典型的:例1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目标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例2例《少年闰土》的教学目标少年闰土》闰土
1、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2、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3、让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具体地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例3例《忆江南》的教学目标忆江南》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背诵这首诗;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体会词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上述教学目标的设置都是有问题的。例1语文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上下工夫,这是课程目标,而不是这一节课的目标。例2虽例例然是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但这三个教学目标的设计都是同在一个层面上,都是学习和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体现不出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例3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背诵这首诗2、培养例学生想像能力,体会词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这三个教学目标中都采用了“培养”一词来表述,这样的表述都是体现出教师行为。教师怎样培养,用什么手段去培养,那是不具体的,无可操作的,要求学生做的问题并没有涉及到。这三个教学目标设计的“案例”中,强调的是怎样做和做什么的标准,对学生达到怎样的要求和标准基本
f上没提。这恐怕还不算得上是语文教学目标。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是抽象的,让人很难知道教师做什么,学生会什么。这种不符合具体行为的“做什么”的教学,那肯定是低效率的教学。对以上教学目标的设置,出现这种模糊的现象,说明我们有一些语文教学设计者对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