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点预防、责任到位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一)全面排查廉洁风险点,评估风险等级(2014年5月至6月)
1清权确权理顺工作关系。根据各部门工作职责、个人岗位职责,清理、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力,依据公司相关制度,明确部门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确定部门的重要岗位。
2各部门廉洁风险点自查。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通过“自己找、相互帮、领导提、集中评”等方式,开展风险点自查工作,并填写廉洁风险点自查表(见附件1和附件2)。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查找岗位职责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主要指自身职责权力范围内存在的各种有可能影响公正执行业务的风险。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围绕人权、事权、财权、审批权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认真查找管理人员、重要岗位人员等在决策、执行、监督环节中的廉洁风险点,重点在“三重一大”、履职尽责以及违规违纪等方面进行查找。
二是业务流程风险。业务流程风险主要指由于不按程序办事造成权力失控和行为失控的风险。重点在财务、人事、
f物资招投标、工程建设等各个环节流程是否规范、完善、具有可操作性,规定要求是否落实等方面进行查找。
三是制度机制方面风险。制度机制风险主要指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严谨、可操作性和时效性不强、执行制度不严格、运行机制不畅通、职能职责交叉模糊等可能造成的风险。重点认真查找制度是否及时制定、完善,是否具体、管用,是否覆盖各项业务工作,是否覆盖权利运行的全过程,重点在贯彻落实制度要求、力度等方面进行查找。
四是外部环境风险。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指在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执行企业规章制度过程中,受人情干扰、利益诱惑等外部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工作失职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和有业务来往的外委单位、供应商等,可能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非正常影响,导致工作人员行为失范,构成失职渎职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3风险点分析与等级评估。对查出的廉洁风险点逐一分析,参照《廉洁风险等级评估办法》(见附件3),根据风险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廉政风险点的多少以及权力行使的频率、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等内容,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评定廉政风险点。
有关要求:各部门(单位)将廉洁风险排查表的电子版交各支部纪检委员审核,如发现有廉洁风险点排查不到位或者不全面、避重就轻的,纪检委员有权发回原部门(单位)重新修改。纪检委员审阅无误后,统一将电子版于6月30
f日前上报监察部。(二)制定防控措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