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设计是一项运用多种创造技法进行构思和创作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它从发现问题入手,并以技术试验为探索手段,完成一个问题的解决。“任务驱动法”的应用,在“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下,使得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情境中学习,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形成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在进一步的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中,完成学习实践活动,两者有着内在联系的契机。综合实践能力的获得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再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在直接参与知识到能力形成的过程中,解决知识的抽象性和思维形成性之间的矛盾,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任务驱动法”符合这样的教学思路,在“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下,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诱发学生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我研究发现、自我构思设计、自我实践创作。教师通过对任务完成的肯定,逐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感因素,促进综合实践能力的获得。如在《设计的评价》一课中,选好评价的目标,给学生一个评价任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
f一定的评价项目(见附件一),在实践中体验评价的内涵,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3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3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课态。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兴趣热点等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大了以学生为本的因素,从传统的课堂的主导者变成学生学习任务建构的协助者;从讲台上的“威严者”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师生间有了更多的互动。教师从学生本身的能力和特点出发,可以根据不同程度的班级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得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一定的满足。教师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协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获得一定的综合能力,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境界。二、任务驱动法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示例与分析“任务驱动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