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世界史r
r
一、名词解释r
1、汪达尔主义r
指故意破坏艺术品、古迹和文物的行为。得名于欧洲日耳曼人的一支汪达尔人,于455年攻陷罗马城后,纵兵在城中劫掠,使古罗马文物遭到严重的破坏,给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实质是一种文化毁灭主义。r
2、普瓦提埃战役r
是公元732年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后,开始的对法兰克王国征服战争。双方在普瓦提埃交战,法兰克在查理马特的指挥下取得了胜利。阻止了阿拉伯人对法国的侵犯,保卫了法兰克王国的独立,普瓦提埃战役也成为阿拉伯帝国达到其地理疆域的极限。r
3、丕平献土r
指加洛林王朝的创立者矮子丕平献给教皇的土地。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贵族、教皇支持下,废除墨洛温国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754年,教皇为矮子丕平加冕,为了答谢教皇,丕平先后两次出兵意大利击败了与教皇为敌的伦巴德王国,并把意大利中部土地赠给教皇,从而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r
4、萨利克法典r
是公元5世纪时期萨利克人的习惯法汇编。由法兰克王国的创建者克洛维在统治后期颁布。其后经过多次修改而系统化并重新颁布,它主要是一部刑法典和程序法典,也包括一些民法的内容,但对女子有歧视色彩。r
5、凡尔登条约r
是查理曼帝国的皇帝虔诚者路易的三个儿子将帝国永久分裂的一个条约。签订于843年,其规定日耳曼路易统治东法兰克;秃头路易统治西法兰克;罗退尔则统治东西法兰克中部的地区。它标志着法兰克帝国的永久分裂,奠定了近代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等国的基础,也是造成近代德法领土纠纷的根源。r
6、采邑改革r
是查理马特时期法兰克王国改革土地的制度。分给贵族、骑士、教会的土地称为采邑,但领地不能世袭,受封者同时要为国王服兵役,结果使得中小封建主阶级实力增强,促进了自由农民农奴化,加快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也奠定了西欧骑士制度的基础,为组建新型的骑兵创造了条件,为法兰克帝国打下了军事基础,但其也潜在一种离心力量,使国家面临分裂的风险。r
7、手工业行会r
是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手工业者为排除彼此间的竞争和农村手工业产品的竞争,同时对抗封建领主的勒索以保护同一行业的共同利益按不同行业组成的行会组织。行会内部实行匠师、帮工、学徒的等级制度,匠师也参与劳动,但对学徒、帮工有不同程度的剥削。总之,它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r
8、商业公会r
是指城市商人为集体自卫并垄断一个地方商业而成立的组织。面对海盗、劫匪、封建主的剥削,商人联合起来武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