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746m。接线路基沿线有两座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里程为:DK37798,DK37980,均为排洪涵。隧道起讫桩号为DK38080~DK40662,进洞口标高132499m,出洞口标高131979m,洞身为人字坡,隧道最大埋深约420m,隧道长2582米,属长隧道。该隧道跨越湖北省xx市和xx市xx县,中心桩号为DK39371,xx与xx分界桩号为DK393546,xx境内隧道长12746m,xx境内隧道长13074m。xx洞口以一反向曲线与既有公路相连,半径分别为Ry150m和Rz700m,xx端洞口以一左偏曲线与既有公路相连,半径分别为Rz280m。曲线半径除一处较小外,其余均比较大,而且xx端洞口避开了既有公路半径较小的路段,对隧道xx端洞口的行车条件有较大的改善。三、主要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二级公路;2、设计行车速度:40kmh;3、车道宽度:双车道,双向行使。一般地段路面宽度:2×352×02575m;设紧急停车带地段路面宽度:3×350251075m。其中侧向宽度:L左L右025m;
f建筑软件进入httpwwwhzjydcom
余宽:C左C右025m;隧道两侧均设置人行道兼检修道,均为075m。紧急停车带宽35m,长40m,设置在行车道的右侧,单侧间距750m一处,两侧交错布置;4、隧道设计纵坡:隧道DK38080~DK390463段纵坡为08的上坡;DK390463~DK40662段纵坡为08的下坡,基本为对称的人字坡;5、路面横坡:双向设置15的横坡;6、界限高:车道界限高5m,检修道高25m;7、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8、汽车荷载:公路Ⅱ级;9、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10、设计交通量:取2024年的预测交通量5872辆日。
第二节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与地质1、地形、地貌拟建隧道场地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中山,山体不规则,大体呈西北南东向展布。最高海拔1894米,位于xx分水岭,DK39200隧道顶部西北;白杨坪端最低海拔1280米,位于隧道xx洞口右侧冲沟。xx县一侧地形较陡,白杨坪一侧海拔1590~1680米之间地形坡度相对较缓,平均自然坡度小于10°,1590米以下地形较陡,洞口附近分布农田,民房,现有公路基本可通达洞口或附近。2、地质根据现场地质调绘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隧道区大地构造部位处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杨子准地台长xx褶束单元,主要构造形迹展布方向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工作区位于新华夏系梭步垭复背斜的北西翼,隧道场址位于道路弯背斜西南部。隧道场区为一背斜,背斜轴向为近北东向,地层主要为志留系中统及下统碎屑岩岩组,岩层产状较稳定,北西翼产状315~345°,∠32~61°,南东翼产状125~143°∠45~6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