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更有效地教、更有效地学二、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1.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2.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心理发展具有以下一些基本规律:首先,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的数量不断积累和在此基础上出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于是表现出阶段性。连续性则是指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后一阶段既包含有前一阶段的因素,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
f其次,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在正常的条件下,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可逆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例如,身体的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着从头部延伸到身体的下半部的头尾法则从头到尾和从身体的中心部位延伸到边缘部位的远近法则由近及远;认知的发展是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概括思维。再次,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在心理发展过程,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相互关联,某个心理机能的发展会影响其他心理机能的发展。例如,3岁前后和13岁前后儿童会出现两个反抗期,这两个时期儿童会在认知上表现出具有独立主张的倾向,同时在情绪上会表现出剧烈的变化。这一发展现象表明,认知机能与情绪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最后,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个体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速度上、最终达到的水平和发展的优势领域上往往是有差别的。例如,在智力上,有的儿童早熟,有的则晚慧;有的儿童对音乐听觉有特殊敏度,有的对艺术形象有深刻的记忆表象。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加上新的事实和思想,而是涉及到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他认为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这同时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技能。(1)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将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如果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或解释刺激,其认知结构将会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2)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将个体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不同阶段儿童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