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确定这一内容为本学科研究对象的理由包括:第一,它反映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教育领域、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第二,它反映了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教育是一个系统,它含有三个字系统,即:经验传授系统、经验接受系统和经验系统。第三,它反映了当代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近20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评定与测量、个体差异、课堂管理与教师心理等。概括地讲,即集中在教与学的心理过程、如何促进教与学的效果上。第四,这一研究对象的确定,有利于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研究对象进行明确区分。(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美国《心理学年鉴》综合各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一般认为它产生于20世纪初期,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索:一条为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学习的规律;另一条则为在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在这种背景下,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运动”、“教育要依靠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进行了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1)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到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