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题,一要抓住曲中的关键词语,如“愁”、“忧”等,从而确定全曲的感情基调;二要仔细分析“愁”和“忧”的原因,从“归梦”分析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从“叹新丰逆旅淹留”分析出作者漂泊的孤苦,从“江南二老忧”分析出作者对父母的思念的思想感情。答案:1用间接描写的方法,通过“夜雨”落在梧桐、芭蕉上的声音,使人仿佛看见滴滴答答的夜雨。2抒发了作者漂泊的孤苦,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父母的思念的思想感情。6.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机女叹宋叶茵机声咿轧到天明,万缕千丝织得成。售与绮罗人不顾,看纱嫌重绢嫌轻。月夜闻纺织声清陈文述茅檐辛苦倦难支,绣阁娇憨定不知。
3
f多少吴姬厌罗,绿窗一样夜眠迟。1请概括这两首诗蕴涵的共同的情感。2分2简要分析叶茵的《机女叹》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纺织女生活的。3分3陈文述的《月夜闻纺织声》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3分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两首诗都写到了纺织女,第一首写她们织布辛苦“到天明”,但富人却不满意“嫌重”、“嫌轻”。第二首写她们织布辛苦“倦难支”,但富人也不满意“厌”。由此可以看出两首诗的作者对她们的同情,对这种不公平现象的气愤。2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考生解答此题,须要逐字逐句理解诗歌。本诗前两句写“织”,后两句写“售”。3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考生解答此题,要在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①都表达了作者的不平之气;②都表达了对纺织女深深的同情。2“织”和“售”。纺织女通宵劳作,费尽辛苦,才织得纱绢;纺织女将精心制作的丝织品送到大户人家去出售,结果换来的却是富人的不屑与嫌弃。3对比。前两句将茅檐寒舍下纺织女的辛苦疲倦、体力不支,与锦绣屋阁中富家女的娇憨悠闲作对比;后两句将“厌罗”的“吴姬”和贫寒的纺织女进行对比,同是不眠,人生却迥然不同。7.2012唐山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注①篱落:篱笆。1诗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句用语巧妙,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4分2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是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抒发情感的?4分解析:这首诗抒写深秋夜不成寐的见闻和旅思。首从听觉印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