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国际会计准则是以资本体制国家为主导制定的,其更注重满足投资者决策的需要,强调相关性。2、准则体系因素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尚不够完善。虽然基本会计准则确立了历史成本、稳健及实现原则,金融业系列准则、企业合并等准则全面引入公允价值,修订后的准则也恢复公允价值计量,但其它新准则又对公允价值采取了谨慎的规避态度,这表明中国准则制定机构对公允价值的采用仍然没有明确态度和立场,容易导致实施者根据各准则差异创造更有利于自己的条件,操纵实施。3、行业素质因素由于受到经济、教育等诸多条件的制约,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呈现参差不齐态势,缺乏专业判断力和职业道德理念的情况较多。于是,我国的会计准则是根据规则基础制定的;而经济、教育都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会计从业人员多具有良好的教育及专业培养,其业务判断力较强,因此采用原则基础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更适合。三、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分析1、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动因分析(1)跨国公司国际经营的需要跨国公司具有了全球范围内配置各种资源的能力和渠道。而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不利跨国公司信息汇总。跨国公司迫切需要国际间会计准则统一。出于优势互补、节约成本、降低税负和风险、增加利润乃至战略防卫和发展等目的,跨国公司需要更协调一致的会计准则体系,以建立更高效的管理系统。(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区域经济一体化能比较便利地消除成员间的分歧,实现内部统一,为会计准则的趋同提供组织保证。以英、美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要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更有发言权,区域经济组织内会计合作就显得相对重要。欧共体进行的区域会计统一就是一个成功范例。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目前,许多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因没有国际通行的资本技术标准,跨境融资艰难或无法进行。会计准则可度量资本运动的健康状况及其成果。会计准则的资本计量功效内在地决定了会计准则也必须统一。会计准则趋同可减少国际经济生活和国际金融活动的风险和曲折,又可保障和促进国际经济、国际金融活动有效运行和发展。2、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建议(1)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我国要发挥作用,使国际会计准则更多地兼顾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应当广泛地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还要加强对我国基本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