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词解释题1答:将起伏不平的自然地面,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法改造成所需要的设计平面。2答: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体积因松散而变大,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原来体积的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四、计算题1答:挖方量计算:基坑底部面积:4×28m2,基坑上口面积:6×424m2,2基坑中截面面积:5×315m3挖方量为:84×1524÷6×230667m需要运输车次:30667×120÷2184≈19(车次)五、简答题1答:正铲挖土机工作时,前进向上、强制切土,适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上的Ⅰ~Ⅳ类土,一般用于大型基坑工程,也可用于场地平整;反铲挖土机工作时后退向下、强制切土,适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下的Ⅰ~Ⅲ类土,一般用于深度46米的基坑,有地下水亦可;抓铲挖土机工作时直上直下、自重切土,适用于开挖较松软的土、水中挖土;拉铲挖土机工作时后退向下、自重切土,适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下的Ⅰ~Ⅲ类土,可水中挖土。2答:泥浆具有触变特性,其主要作用为:保护孔壁;携带泥渣;润滑、冷却钻头。3答:稳定机理:土颗粒之间存在内聚力和摩擦力,使土体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失稳原因:引起土体下滑力增加的或引起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的因素都可能引起边坡失稳,如:坡顶荷载、雨水或地下水渗入土中、气候使土质松软、细砂等液化等。4答:找平、弹线→摆砖样→立皮数杆→砌筑、勾缝→清理。5答: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包括初定、调整)→计算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确定场地零线→计算各方格(含局部)、边坡的土方量→汇总挖(填)方区土方量。6答:预制桩施工速度快,预制质量有保证,施工有污染,承载能力偏小其施工工艺为:制作→起吊→运输→堆放→沉桩→接桩、截桩等。7答: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体积因松散而变大,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原来体积的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主要影响为:(1)计算施工机械及土方运输量;(2)填方所需挖方量;(3)场地设计标高调整。8答:桩过密(桩中心距小于4倍桩径)时,宜考虑打桩顺序。否则易使桩入土深度不一而产生不均匀沉降或难打易碎或使邻桩移位倾斜。当桩中心距大于4倍桩径时,可按施工方便顺序打。平面上可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打、自中间
f向四周环绕或放射打、逐排打设。当桩的规格不同时,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当桩尖设计标高不同时,先深后浅。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