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预先筹划、安排教学情景,以期达到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设计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为了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既需要理论的指导,又需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设计是理性与创造、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体。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设计比较有的以下几点突出转变:(1)从知识定向到三维目标的多元定向。(2)从教学内容定向到教学活动定向。(3)从教学结果定向到问题、过程定向。(4)从教师定向到学生定向或师生交互作用定向。(5)从学术定向到实际问题定向。(6)从单一课时设计到单元教学设计。(7)从课堂教学设计到课内外结合的设计。(8)从教案完成到活动任务及组织方式的设计。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明确知识对深化、发展学生认识的作用。2.关注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3.注重知识形成与发展的层次性
新课程教学设计过程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依据心理学与教育学上的有关思想以及相关理论,针对课标要求,提出设计思路,即学生应该怎样学习,才能达到课标的要求。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以及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说明。教学内容分析:(1)研读《课标》。明确《课标》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及建议。
(2)分析教材。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应在明确《课标》对有关教材内容目标要求的前提下,重点分析①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型。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②教材内容的相互联系。首先分析本部分内容与前后教材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本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准确把握所学内容的深广度。其次,分析和研究教材内容和其他学科内容间的联系,学科间的综合。③分析本部分内容的知识脉络,确定可用的教学素材等。④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认识功能。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的重点是明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差距,分析学生的认识脉络,确定问题线索,确定学生解决问题需要的证据等,为选取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依据。(1)对学生“前概念”的分析化学学习是以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作为基础和背景,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品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