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我对毛泽东的认识第一次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是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上,当时觉得这句话特别能鼓舞人心。多年后的今天终于读到毛泽东的这篇文章,事实证明它的内容跟标题一样是一针强心剂,但最重要的是它让我对伟大领袖毛泽东有了更深的认识。这篇文章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的回信,后更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进一步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这篇文章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基本形成。毛泽东成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必然的。1927年大革命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将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中国,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之多,全党党员人数由中共五大时的57900多人锐减到10000多人,革命的主观力量大为消弱,工农运动走向低落,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种局势下,相当部分党和红军的领导人对当时中国农村斗争与城市斗争的关系、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夺取全国政权中的作用不十分清楚。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他们不赞成争取江西的计划,也没有用这种红色政
f权的巩固和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的观念。他们持有一种“在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错误理论,这种理论并没有认清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的客观事实,并没有认清中国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的国家性质。
在周围的人对革命处于悲观和怀疑态度的时候,毛泽东写了这封信。他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上述理论的错误及其来源,指出这些理论是不适合中国革命的实情的,论述了只有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能促进全国的革命高潮。
毛泽东着重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和剥削的主要群众,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这就是说,中国革命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是在广大的农村。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就是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进行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就把广大农村变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