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行业利润率的稀薄,上挤下压,家电制造工厂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我觉得这是主要原因,另外,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整体企业经营成本的上涨、贸易壁垒的森严及不断的贸易冲突、房地产市场疲软等等综合因素加速了家电行业生存的危机。可以说,既是行业周期规律使然,更是市场环境变化的必然。r
  中国企业家:2003年被收购的大背景是什么,当时中意是优质资产还是出现问题寻找买家,到2009年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回购,那么回购之后是否恢复了2003年的局面?中意经历这样一个轮回,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说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r
r
 于清教:2003年伊莱克斯收购中意股份是当时国内家电市场加速发展,达到巅峰,伊莱克斯要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这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当时中意的资产应该算不错,市场也可以,后来伊莱克斯战略上、产品上、人事上、营销上的屡屡失误导致中意电器陷入经营困境,目前伊莱克斯在华战线大幅收缩也是为了保全性命不得已而为。r
r
  今年6月的回购并没有使中意电器回到2003年的业绩,现在家电行业处于低迷期,不是一年半年能走出来的。从1986年4月,第一台“中意”冰箱问世,到2003年9月,国企“中意”被伊莱克斯收购,再到2009年6月民营华良收购伊莱克斯长沙工厂。如此的喜剧性变化,皆因市场环境变化,我总觉得,在中国,民营企业的活力比国企更具优越性,作为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中国家电迟早会成为民企的主战场。很多行业也是如此。中意民营化,这是市场的选择,而不是政府主导。r
r
  看看家电业的案例或许你会明白:为什么海尔一直在试图MBO、民营化?长虹倪润峰、TCL李东生、春兰陶建兴等等无不为机制所困。我们说家电业是中国市场放开最早、竞争最为充分的行业之一,应该说国有体制在市场效率、竞争活力、团队激励、人才培养等方面饱受诟病,所有权、体制不是拯救家电行业的惟一良方,但市场最终会做出回答。r
r
  中国企业家:家电行业还有可能会发生类似事件吗?r
r
 于清教:是的。未来家电业竞争,我认为应关注这么几个问题:r
r
  一是谨慎资本运作,避免过度相信资本的力量。中国家电业经过了前30年的发展,从初始的价格战、产品质量战、服务战、创新战、营销战已经走到了全球化和国际化这个门槛前,我们在进行一系列资本动作时,一定要考虑合适的时间、地点做合适的事情,稍安勿躁,要走出“享受”前些年家电暴利的影子,未来家电业的竞争是价值链、实力、技术、品牌、人才的综合竞争。在这个竞争阶段,需要的是“马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