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4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课件,纸尺,直尺,卷尺,一分硬币。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了!你现在有多高,知道吗?生1:我1米32厘米。生2:我1米37厘米。……师:请大家估一估,××有多高?生1:××大约有1米30厘米吧!生2:××高1米35厘米。……答:答案不统一,要想准确地知道他的身高怎么办呢?生:量一量。师:谁能帮他测量一下?(指名3人用卷尺测量,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测量结果。)板书:1米39厘米师:刚才谁估测的比较接近1米39厘米?
第一单元“分米、毫米的认识”
师:这里面有咱们学的几个长度单位?生:两个,米和厘米。师:那么1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米长的纸条)1厘米呢?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厘米长的纸条)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米等于100厘米。
[评析:本节课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教师由谈话引入,围绕着学生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亲切、自然,切合实际,学生兴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到学习中来,不仅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又巧妙地进行了旧知的复习,为后边的新知探讨打好了知识基础。]
师:刚才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同学的身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生1:做校服的时候,我们要先测量一下上身有多长,下身有多长,这样做出的校服才合体。
生2:买裤子的时候还要量一量腰围有多少。生3:我们家去家具城买家具,爸爸就是先测量了橱柜和床的长度后才买的,如果不测量一下,买的家具可能就放不进屋里了。……师: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测量,今天我们就来当一次小小测量员。(出示课件:小小测量员图)
[评析:由学生的身高测量这一事件扩展开来,引导学生放眼周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举例,使学生对测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测量应用的广泛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到掌握测量方法的必要性。]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