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任答两点,4分)
(2)表现: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任答一点,2分)
(3)心声:对领袖的尊敬爱戴,对改革开放的拥护。(2分)原因:领导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国策;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任答一点,2分)24(12分)(1)状况: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2分)原因:新中国的成立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党和政府采取措施恢复、发展农业。(2分)影响:农业的发展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2分)
(2)变化:①1958年至1960年,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2分)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②1960年至1965年,粮食产量有所增长。原因: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2分)
初二第二学期期中历史试卷第页(共8页)
f(3)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发展,为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②农村经济改革推动了城市的经济改革。③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农业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为促进工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答其中一点即可,2分)25(8分)(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2分);国共两党内战,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2分);
(2)一国两制(2分)。(3)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2分)。26(14分)(1)①政治: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和法制制度,为民族复兴奠定了政治根基;②经济: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完成了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走上国际舞台树立国际声誉莫定了外交基础。(6分)
(2)根本原因: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分)
(3)“天时、地利、人和”: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世界格局多极化,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等。(6分,答出三项即可。)
初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