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第15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教案
【2012考纲解读】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
的影响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
发展的影响【高考预测】在2011的高考中,世界格局演变仍将是考查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要注意演
变原因的分析及多极化中西欧和中国的内容。联系中国的发展情况来考查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现象、当今社会主流的发展趋向。
高考国际关系史特别是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是考查的热点。近几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世界格局的形成、演变、影响演变的因素、世界格局的变动对世界形势的影响等
新课标考纲与以往全国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相比,本单元有两处变化,增加了“经互会”“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两部分内容。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的近两年高考突出考查了“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及影响”等相关知识。在今后的高考复习中关于“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专题的考查应重点关注上述变化。
【重要知识梳理】一、美苏的“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知识归纳】美苏的“冷战”的背景、含义、表现背景:战后,反法西斯同盟任务完成,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矛盾成为主要
矛盾;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美苏对抗以冷
f战形式进行的原因)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以外一切手
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主要原因:美国敌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质:遏制共产主义。
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
战”的开始。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
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
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