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年减少了40。洁净煤燃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引进取得进展,已经掌握了低氮燃烧技术。水电、核电和电网的环境保护得到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供电标准煤耗从1978年的471克千瓦时下降到2004年的376克千瓦时;发电厂用电率从661下降到595;线路损失率从964下降到759;平均单机容量达到568万千瓦。
电力系统稳定性得到改善随着500KV网架的形成和加强,网络结构的改善,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得到改善。近10年间系统稳定破坏事故比前10年下降了60以上。省及以上电网现代化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基本实现了实用化。
14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2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进入了世界中低收入国家行列,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均用电量超过1400千瓦时,进入了重工业
f中国电力发展调研报告
化发展阶段。加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对电力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建设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行,各个电力集团公司首先在有效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信息化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电力信自、化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的计算及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自动监测、监控等方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信息技术开始进人电力系统的各个应用领域,并进一步由控制层、操作层、管理层向决策层延伸,各级电力企业纷纷建立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燃料管理系统、电力市场和营销系统等。但这样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虽然覆盖了各方面的信息,同时也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为进一步建立数据仓库等更深入的应用设置了一定的障碍。为此,2005年后,五大发电集团和两大电网公司纷纷出台规划推进本集团范围内的信息化整合工作,我国的电力行业信息化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发展。2009年,全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1539亿元,20062009年行业年均增速达到2071。值得一提的是,各项规划中,国家电网公司“SG186”信息化工程及“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规划对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极为重大,意义深远。目前,“SG186”信息化工程正已处于实施的中后期阶段,“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规划具体内容也进一步得到完善,并将于2010年得到落实,电力信息化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加快电网建设,继续推进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推进西电东送三大通道的输电线路建设,合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