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黄
三兼变证
1、兼表证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301
病机太少两感第一天
治法温经发汗表里双解
方药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先煮麻黄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302
病机太少两感第二三天
治法温经微发汗
方药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甘草附子
2、四逆散证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
病机少阴阳郁
治法疏畅气机透达郁阳
组成甘草枳实柴胡芍药
六、厥阴病
一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26
二本证
1、乌梅丸证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病机阴寒极盛真阳极衰
治法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f组成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
2、当归四逆汤证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1
病机血虚寒厥
治法养血通脉温经散寒
组成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
3、吴茱萸汤证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
病机肝寒犯胃浊阴上逆
治法暖肝、温胃、降浊
组成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
鉴别
1、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中风证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以汗出脉浮缓为特点伤寒证为卫阳被遏营阴
郁滞以无汗脉浮紧为特点。
2、大青龙汤证与小青龙汤证大青龙汤为外寒里热以不汗出而烦躁为要点小青龙汤为表寒里饮以咳
喘、干呕为特征。
3、小青龙汤与太阳中风兼喘证太阳中风有汗出而无水饮内停是肺寒气逆。小青龙汤为太阳表实兼寒饮
致喘无汗而水饮内停寒饮犯肺。
4、桃核承气汤证、抵当汤证、抵当丸证桃核承气汤证为血热初结热重瘀轻抵当汤证病热较急瘀结
较甚急当治里抵当丸证病势和缓。
5、蓄水证与蓄血证蓄水证是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证见小便不利、口渴而无神志证候蓄血证是邪
热与血结于下焦证见如狂、发狂神志证候而小便自利。
6、三承气汤调胃承气汤重在泻热故燥热邪气偏盛者宜用小承气汤重在通腑故腑气不通为主的宜用
大承气汤泻热与通腑之力俱重故燥热内结、腑气不通皆重者宜用。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