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退耕还湖、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高风险区,避免了受灾的可能;改善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适宜区域农作物资源条件的作物,可以减少遭受旱涝灾害、病虫害的可能;合理利用草场,可以减少草场退化、鼠害。“思考”教材P22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由低向高发展,从以畜牧业、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服务业经济为主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的利用程度逐渐加深、范围增大,活动范围从地表向地下和空中,从陆地向海洋发展,资源利用从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向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自然异变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即有更多的自然灾害影响到人类。在原始社会,影响人类的灾种主要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到农业社会,除了上述灾种外,还有洪涝、旱灾、病虫害、寒潮、台风、风暴潮等。到工业社会,除了上述灾种外,还有赤潮、海水入侵等。“活动”教材P22配合“世界防灾日”,出一期板报,首先要了解“世界防灾日”。“世界防灾日”即“国际减灾日”。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1991年到2010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依次是:1991年:减灾、发展、环境1992年:减轻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1993年: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1994年:确定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和易受灾害损害的地区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纪1995年: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1996年:城市化与灾害1997年:水:太多、太少都会造成自然灾害1998年:防灾与媒体预防从信息开始1999年:防灾的效益科学技术在灾害防御中保护了生命和财产安全2000年:防灾、教育和青年特别关注森林火灾2001年:抵御灾害,减轻易损性2002年:山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2003年:面对灾害,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
f2004年:总结今日经验,减轻未来灾害2005年:利用小额贷款和保险手段,增强抗灾能力2006年:减灾始于学校2007年:减灾始于学校2008年:减少灾害风险,确保医院安全2009年:让灾害远离医院2010年: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在明确了“国际减灾日”的来龙去脉后,充分理解每个主题的内涵,并围绕着主题写出个人对于自然灾害及减灾主题的认识,择优登在板报上。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