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2结合实例理解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3结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理解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灾情变化。4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的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
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1.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系统①__________,可以增加环境的②________。2.人类③__________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④______,致使环境更⑤________,导致多种自然灾害⑥______。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1.人类自身的易损程度:人口是⑦__________的受灾体,也是⑧________的受灾体。2.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性:在相同强度的自然灾害下,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易损性不同。3.工程措施可以⑨______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1.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人类可以“⑩______”灾情;反之,会“________”灾情。2.自然灾害的__________是人类活动对灾情产生“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不同时期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同,自然灾害的成灾特点和损失情况也不尽相同。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图中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f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方法技巧练
方法图示法理解不同人类活动对灾情的影响读“某地区不同年份地理环境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1965年到2011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2两图中地表环境稳定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易发生自然灾害的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
f3若乙图中发生70级地震,东西两岸易损程度高的是哪岸?阐述判断依据。
4乙图中要减轻自然灾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
1.如果右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
①修建了水利工程②开辟了运输线③加固了防洪大堤④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下面为一组剖面示意图,该组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至t4时期的
f历史变化过程t1至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图回答2~3题。
2图示t4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