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谭文捷,李宗良,丁爱中,王金生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育部水沙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摘要:多环芳烃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难降解的危险性“三致”有机污染物。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多环芳烃,生物降解是其归宿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对于土壤中低分子量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微生物一般以唯一碳源方式代谢;而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对四环或四环以上的多环芳烃的降解作用一般以共代谢方式开始。文章重点论述了多环芳烃的来源、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生物降解机理、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以及生物修复方法。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降解机理与降解途径,基因工程技术在多环芳烃生物降解方面的应用,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的机理及其在实际处理中的应用等。关键词:多环芳烃;生物降解;土壤;地下水;生物修复中图分类号:X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175(2007)04131008
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
s,简称PAHs,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以线状、角状或簇状排列的稠环化合物1,是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或高温裂解的副产物。广泛存在于石油、煤炭中,具有潜在的致畸性、致癌性和基因毒性,且其毒性随着PAHs苯环的增加而增加2,其中的苯并芘是已知的具有极强致癌性的有机化合物3。由于这类化合物具有极低的水溶性,在环境中很难消除,因此,PAHs被美国环保局和欧共体同时确定为必须要首先控制的污染物,并把其中的16种化合物作为环境污染的监测参数4。
2
能够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
1
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
PAHs的主要来源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PAHs的自然源包括燃烧森林大火和火山喷发和生物合成沉积物成岩过程、生物转化过程和焦油矿坑内气体;而PAHs人为源来自于工业工艺过程、缺氧燃烧、垃圾焚烧和填埋、食品制作及直接的交通排放和同时伴随的轮胎磨损、路面磨损产生的沥56青颗粒以及道路扬尘中,其数量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大大增加,占环境中多环芳烃总量的绝大部分;溢油事件也成为PAHs人为源的一部分。在自然界中这类化合物存在着生物降解、水解、光作用裂解等消除方式,使得环境中的PAHs含量始终有一个动态的平衡,从而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浓度水平上,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加剧,破坏了其在环境中的动态平衡,使环境中的PAHs大量的增加。因此,如何加快PAHs在环境中的消除速度,减少PAHs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