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2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开展探究活动,敢于向权威挑战,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5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7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获取有关资料。
五、课时分配:1、病毒2、细菌3、馒头发霉了4、食用菌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
f科目:科学
年级:六年级
课题《1、病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教学准备授课时数课时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3、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4、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重点:病毒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难点:病毒的种类。观察、讲述与谈话相结合教师准备:有关病毒的资料学生准备: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二)、新授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3教师讲解4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5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6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7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教学设计
f8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三)、拓展延伸(网上学习)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或查资料自主学习。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3、课后作业:(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板书设计
一、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病毒病毒的危害病毒的利用极其微小二、病毒的特征寄生在活细胞内能繁殖没有细胞结构,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组成动物病毒三、病毒的种类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教后记
f科目:科学
年级:六年级
课题《2、细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教学准备授课时数课时1、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2、使学生了解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3、学生能够主动交流自己的资料和观点。4、以知识促应用,了解细菌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意义。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