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
中国古典诗词有着漫长而悠久的历史,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古典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力量。现今的小学古典诗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逐字逐句地翻译和讲解,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词义及篇章机械背诵,使原本充满情趣的古典诗词被拆解成一个个干巴巴的语言符号,古典诗词的独特美感荡然无存。诗词是抒情文学的代表,是想象和情感的产物,同时饱含着作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体验。因此在小学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情感体验为主线,去领悟诗词独特的美感。一、吟诵诗词的音乐美黑格尔说:“至于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音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谓富于意象的富丽辞藻还更为重要。”1在中国古代,诗乐本为一体,而后古乐失传,诗歌不再配乐歌唱,但其特殊的音乐性却得以保存。《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2
f中国古典诗词大都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给人一种音乐的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在富有美感的韵律和节奏中感受诗词独特的音乐美,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在吟诵的过程中,可以增加知识的讲解,告诉学生是什么促成了诗歌的音韵和谐,如平仄、对偶、韵脚的选择,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此外,课堂教学可以采用“配乐诵读”,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在诗与乐的配合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古琴曲《庭院深深》作为背景音乐,引导学生在音乐和诗词的双重美感中,融入主观的情感,在节奏和旋律中去感受诗歌的抑扬顿挫,从而激发想象,在节奏、韵律中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诗词在网络上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古曲,《渔歌子》便是其例,语文教师可以和音乐教师适当合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诗词古曲引导学生进行配唱和跟唱,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二、构筑诗词的绘画美苏轼曾评价王维“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