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育资料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选择题2019深圳一模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图1示意研究区范围,图2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据此回答1~
3题。
1.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
阔叶林湿地。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B.东南丘陵
A.洞庭湖平原
D.华北平原
C.山东丘陵
2.2001-2010年间,研究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
B.土壤肥力的变化
A.植被类型的变化
D.水热状况的变化
C.雾霾天数的变化
3.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B.城市化进程加快
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
D.围湖造田
C.退耕还湖
解析:第1题,一般丘陵地形林地比重大,平原地形耕地比重大,依据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排序,
可判断丘陵地形的年NPP大于平原地形;而东南丘陵位于亚热带,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山东丘陵
位于暖温带,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故年NPP最大的地区应该是东南丘陵。第2题,水热状况影响
植被生长状况,从而影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弱,故水热状况变化会影响年NPP的波动。一般短期内植
被类型、土壤肥力等因素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国东部属于季风区,主要是夏季风带来降水,而季风气候
具有非常大的不稳定性,故可能造成短期内的水热状况变化。第3题,洞庭湖平原年NPP显著增加,说明
光合作用增强;结合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可判断,可能是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所致。在2001至
2010年间,不可能大规模地进行围湖造田活动。因不同植被类型年NPP排序中农田植被大于湿地,则退耕
还湖会降低年NPP。
答案:1B2D3A
精品教育资料
1
f精品教育资料
2019北京东城区期末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B.①②③④
A.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5.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B.地形
A.气候
D.生物
C.水文
6.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B.整体性
A.区域性
D.开放性
C.差异性
解析:第4题,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湖泊泥沙沉积量逐渐增加,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到
后期陆生生物生长,演变过程结束;结合四幅图可知,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③④①②,故A项正确。
第5题,湖泊演变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