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相关概念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六、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原理:杂合子Aa连续自交
次后各基因型比例杂合子Aa:(12)
纯合子AAaa:1(12)
(注:AAaa)例: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T控制的,如果亲代(P)的基因型是TT×tt,则(1)子一代(F1)的基因型是____表现型是_______。(2)子二代(F2)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3)F2代中抗锈病的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其中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为了获得稳定的抗锈病类型,应该怎么做?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I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注意:非等位基因要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
f二、自由组合定律两种基本题型:共同思路:“先分开、再组合”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例:在水稻中,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现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