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日甲午战争之后,各帝国主义列强见中国软弱可欺,趁机入侵用强硬手段夺取中国的铁路筑路权和经营管理权,纷纷在中国修建铁路。这就导致了1904年至1907年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收回铁路权的反帝爱国运动,清政府迫于人民压力,宣布向民间开放铁路。之后国内出现商办铁路的热潮,许多省设立了铁路公司,纷纷兴办铁路学校。这是1909年建成通车的京张铁路,铁路急需管理人才,我校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r
  提到我校的建立,不得不提曾化先生,他是我校建校的首倡者对学校创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曾化1882年生人,1903年留学日本,专攻铁路管理学科。1906年回国视察中国铁路,足迹遍布全国十五省,历时三个月,并写出考察报告,著有《中国铁路现势通论》,最早提出了中国铁路全面、系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权为铁路命脉,权在我,则人为我用;权归人,则我用于人”。1907年上书邮传部,建议创办铁路管理学校。r
  《上书》开头就提出“铁路为专门学问,而管理又为铁路之专科”,对管理这一门学科作了明确论断。邮传部最终采纳了曾化的建议,在邮传部北侧附近(即现在西单东边的府右街李阁老胡同)购地33亩。1909年9月10日铁路管理学校校舍建成。校名定为“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一所由国家兴办的铁路高等管理学校。也是中国第一所管理高等学校。标志中国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开端。1909年9月10号也即是我校的诞生日。r
  学校实行监督制r
  学校机构设置:总负责人称监督,下设教务处(教师和学科事务)、斋务长(管理学生)、庶务长(文件、会计、后勤),学校隶属邮传部(路、航、邮、电)。r
  学校制定《铁路管理传习所规则》明确规定“本所以造就铁路管理人才为宗旨”。学校专业性质为铁路管理。r
  学校采取因需而设的办学方针r
  1910年清政府准备将关税邮政分开,邮政自成系统,邮传部因而急需邮政管理人才。1910年4月邮传部决定在我校增设管理性质的邮电班,这是中国最早培养高等邮电人才的专业班级因此学校更名为交通传习所。r
  学校对外文课极为重视,规定英语班要兼学法语;法语班要兼学英语,主要是因为中国铁路大部分控制在各个帝国主义国家手中,各路使用各国语言,主管是外国人,规章制度也都是外文。r
  学校教师为聘任制,均为来自交通界或留学归国专门人才。其中知名学者有教育家马寅初,在校讲授英文;地质学家翁文灏,在校讲授地质学;曾化,在校讲授统计学。还有一批外籍教师(当时称洋教习)r
  学校很重视实践,为加强学生实践知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