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是一个热点话题,这一热点可以追溯到1999年。这一年被媒体誉为“大学生创业年”,大学生创业是在1999年的下半年火起来的。1999年,随着互联网热潮的崛起,一股“大学生创业”热潮也平地而起,成为媒体追踪的焦点。这些无钱、无权、无势的典型“三无”者,凭着知识和激情,纷纷汇入创业大潮,成为中国社会的全新景观。1大学生创业教育11大学生创业教育概述111创业创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泛指人类一切带有开拓意义的变革。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只要人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都可以称为创业。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方式。狭义上讲,创业就是社会上的个人或群体自己开展的以创造财富为目标的社会活动,开创属于自己的经济组织,获得经济上的利益。这种活动对于人类来讲,也许是许多前人的经验,但对创业者本身来说,则是从未经历过的、从头开始的事业。112大学生创业的内涵即“自主创业”,是一种全新就业模式,指大学生不通过传统的就业渠道谋取职业发展,而是依靠自身的学识智慧、科技发明、专利成果,通过多种渠道融资,开办自己的企业,既解决了自身就业,又创造了职业,促进了他人的就业。大学生创业群体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组成。113大学生创业教育目前,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有一种片面的认识,当前创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就是“创业教育只针对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使其毕业后能直接创办企业”。其实,以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创业教育,是对于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的探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吻合度不高。当前,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需要更多更好的人才,但是很多高校一直以来还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来培养人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准确地把握了高校人才培养规格的新趋向。创业教育由面向个别学生向全体学生转型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积极回应,使每个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意识,使其具有敢于创新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12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121大学生创业是党和政府的要求。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该组织成立50年来首次世界高等教育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