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年级数学课上的分层教学
高颖分层教学是指在大纲统一的要求下,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然后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学期我围绕“分层分类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尝试,采用“设计筛选试教总结”的方式,按照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培优辅差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各类学生充分发展。下面我就具体谈谈实施情况:
一、学生的分层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要有记录在案,但不宜向学生公开。否则有可能助长“优等生”的傲气;挫伤学困生的自尊心;增加学困生的心理压力。
二、目标分层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与高中低层次学生学习可能相适应的分层教学目标,通过分层分类的教学,促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达到应有的目标要求。
三、方法的分层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金钥匙”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变“死学”为“活学”,从“学会”到“会学”。教学过程要承认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分类指导,培优辅差,适应各层次的学生要求。这样,可有效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四、提问的分层
提问要根据水平较低的学生接受能力情况,先提问中下水平的学生,可通过他们的自学思考以及老师点拨引导等来回答问题。再利用他们知识上的不完
12
f善,回答问题的不完整,把问题展开进行讨论,由浅入深来提问中等生,在突破重难点时,就要发挥优等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及时反馈。例如我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按高、中、低把全班分成三个大组,设计不同的数学问题让不同的学生去尝试,这样就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事做,且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
五、鼓励各层学生质疑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轻松、民主的学习气氛,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则,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质疑。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对中等生可出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