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卡特尔的人格特1、提出人格特质的理论模型,模型分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特
质理论
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6、心理发展的理论: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建构主义发展观认知发展阶段论
观点1、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人的认识来源于
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2、儿童通过动作完成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
机体与环境的平衡。3、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的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
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①图式:图式是指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
独特的认知结构。②同化:同化是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
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③顺应: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
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④平衡: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1)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
①感觉和动作的分化②“客体永久性”(知道某人或某物看不见但存在)③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④延迟模仿的产生(2)前运算阶段(2岁7岁)①早期的信号功能②自我中心性③不可逆运算④不能够推断事实⑤泛灵论⑥转换推理(3)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
f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①去自我中心②可逆性③守恒④分类⑤序列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
①命题之间的关系②假设演绎推理
③类比推理
④抽象逻辑思维
⑤可逆与补偿
⑥反思能力
⑦思维的灵活性
⑧形式运算思维发展
1、维果斯基强调“社会文化”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为此,维果斯基创立了“文
化历史”发展论。
2、维果斯基认为内化是促进认知发展的主要机制,所谓内化是指个体将外在的
事物或他人的心智运作转变成自己内在的表征。内化说是维果斯基心理发展
观的核心思想。
3、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4、维果斯基的支架式教学理论。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岁15岁)
该阶段的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
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2岁3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11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