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单片机相应引脚一致但P1口、P3口有其独特之处。
23AT89C2051的引脚说明
AT89C2051是一个有20个引脚的芯片引脚如图101所示与8051内部结构进行对比可发现AT89C2051减少了两个对外端口(即P0、P2口)使它最大可能地减少了对外引脚因而芯片尺寸有所减少。
AT89C2051芯片的20个引脚功能为:1Vcc:电源电压。2GND:地。3P1口:P1口是一8位双向IO口。口引脚P12~P17提供内部上拉电阻。P10和P11要求外部上拉电阻。P10和P11还分别作为片内精密模拟比较器的同相输入AIN0和反相输入(AIN1。P1口输出缓冲器可吸收20mA电流并能直接驱动LED显示。当P1口引脚写入“1”时其可用作输入端。当引脚P12~P17用作输入并被外部拉低时它们将因内部的上拉电阻而流出电流IIL。P1口还在闪速编程和程序校验期间接收代码数据。4P3口:P3口的P30~P35、P37是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七个双向I0引脚。P36用于固定输入片内比较器的输出信号并且它作为一通用IO引脚而不可访问。P3口缓冲器可吸收20mA电流。当P3口引脚写入“1”时它们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并可用作输入端。用作输入时被外部拉低的P3口引脚将用上拉电阻而流出电流IIL。P3口还用于实现AT89C2051的各种功能如下表101所示。P3口还接收一些用于闪速存储器编程和程序校验的控制信号。
第6页
f5RST:复位输入。RST一旦变成高电平所有的IO引脚就复位到“1”。当振荡器正在运行时持续给出RST引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便可完成复位。每一个机器周期需12个振荡器或时钟周期。
6XTAL1:作为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入和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7XTAL2:作为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
表11P3口的功能
P3口引脚
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端口
P31
TXD串行输出端口
P32
INT0外中断0
P33
INT1外中断1
P34
TO定时器0外部输入
P35
T1定时器1外部输入
从上述引脚说明可看出,AT89C2051没有提供外部扩展存储器与IO设备所需的地址、数据、控制信号因此利用AT89C2051构成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不能在AT89C2051之外扩展存储器或IO设备,也即AT89C2051本身即构成了最小单片机系统。
第7页
f24复位电路
VCC
S
swPB
C3
047uf
R1
1k
GND
图23复位电路图
时钟电路工作后,在REST管脚上加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芯片内部开始进行初始复位(如图23)。
25振荡电路
2
C1
XLAL1
30pF
XTAL
XTAL
C2
XTAL2
30pF
1
图24振荡电路图
本设计晶振选择频率为12MHz,电容选择30pF如图(2-4)。经计算得单片机工作胡机器周期为:
12×(1÷12M)1us。
第8页
f第三章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