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水水源的卫生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4321取水构筑物的卫生防护范围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取水构筑物的型式和附近地区的卫生状况确定。在防护地带及水厂生产区应设置固定的标志,在水厂生产区外围10m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管道;并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4322水源周围含水层的防护,在井的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持久性或剧毒性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管道,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壤的活动。粉砂含水层井的周围25~30m,砾砂含水层井的周围400~500m为防护区。
4323分散式供水的水源井周围20~30m范围内,不得设置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源,并建立卫生检查制度。
433地表水水源的卫生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4331在取水点周围100m的水域内,严禁捕捞、停靠船只、游泳等任何活动、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和严禁事项的告示牌。
4332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内,不得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渣,不得设立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栈或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不得使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及施用有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应从事放养畜禽等活动。
4333供生活饮用的水库和湖泊,应视具体情况,将取水点周围部分水域或整个水域及沿岸划为卫生防护地带,其防护措施与上述要求相同。
4334水厂生产区或单独设立的泵房、沉淀池和清水池外围距10m的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并注意绿化。
5取水构筑物
51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511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5111位于地质条件良好,不易受污染的富水地段;
5112靠近主要用水地区;
10
f5113按照地下水流向,在村镇的上游地区;
5114施工、运行和维修方便。
512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型式与适用条件,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5121管井:适用于厚度大于5m,其底板埋藏深度大于15m的含水层。井壁管管径宜为150~500m,井深宜在200m以内。
5122大口井:应就地取材,用砖、石等砌筑。适用于厚度5~10m,其底板埋藏深度小于20m的含水层。井径宜小于8m,井深为5~15m
5123渗渠:主要用于集取浅层地下水、河流渗透水和潜流水。适用于埋藏较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