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如何让数学课活起来
作者:王琼洁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35期
【摘要】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应该树立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立足于研学生的学,促进学生主动地学。如何让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讲,课后多思考,对数学课充满兴趣,让数学课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活跃
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设计要贴近生活,创设情境构筑生活化课堂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鲜活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我设计了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理解数学的知识和含义,我设计了以下教学: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建立概念在学习新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是形状相近的,让学生收集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牙膏盒、小皮球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不同形状的物体使学生知道这些物体都是实际生活中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概念,也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创设情境方面我注意创设生活化课堂,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创设了到超市买学习用品的情境,布置了有书包、铅笔盒、钢笔、彩色笔四件物品的“超市一角”,并标出它们的价格,然后借助这一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两件商品,算一算要花多少钱?由于“想买什么?花多少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兴趣浓厚,人人参与,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列出了各自不同的算式,并尝试计算。这样的设计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并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认识到所学数学可应用于生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同时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尝试解决的问题具有选择性、现实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