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精神与金钱的平衡
也谈松下幸之助
很早就听说过关于松下幸之助先生的一些事情,那是听来还颇有些不屑,大抵名人都会有一些这样的事情广为流传,却辨不出其真伪。直到这次看到这本《浮沉人生松下幸之助的成功智慧》也觉得无非是些“生意经”之类。仔细看下去,却发现不是这样,以至于吸引我这个对读书向来挑剔的人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中的文章短小精悍,每篇不过几百字,确是字字珠玑,道出人生中最简单却又是最真实的道理。惊异于松下先生对人生看的如此透彻,那些为人处事的方法,顺境或逆境中对待人生的态度以及工作中所需要的心态让我感受颇深。例如敬重上司、礼待前辈;敢于担当,不要把自己的责任搪塞给别人;向我们的敌人学习;对于自己受他人肯定之处要珍惜并不断发扬光大;认真骂,认真挨骂;对工作要有执着的热忱等等;松下先生管理着如此规模的公司,必是日里万机,终日繁忙不可得闲,竟还有时间思考如此细致平凡的问题,建立如此丰富的精神家园。其实早在20世纪上半期,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就曾经提出过“重返精神家园”,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在对金钱和实利的信奉和追逐中,许多人早已不再相信精神还有什么独立的地位和价值,但与此同时却又因精神的失落而产生出巨大的焦虑、苦闷和空虚。不过,尽管人们普遍感觉到因精神空虚而产生的痛苦和焦虑,却很少有人意识到:精神家园的丧失,乃是因为我们自己对精神采取了放逐的态度,把它视为物质的奴婢、肉体和附庸。而对于松下先生,却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用心经营着属于自己精神家园。回头想想,也许正是因为松下先生对人生、对社会以至于对生活有着如此深刻的思考以及独到的见解,才能成就其令世人羡慕的事业。
f松下先生曾经提出过这样的疑问:“人之将老,其一生所挣来的财富、地位与名誉,也渐渐失去价值。我们是否应该在临死之前,必须充实精神生活,创造无悔的人生?”什么是无悔的人生,什么又是成功的人生,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松下先生认为:逐日反省自身而毫不懈怠,是很重要的事。大概这就是松下先生之所以能把松下公司从一个100日元起家的小公司经营到今天这样一个国际大公司的原因吧。而当我在书中看到诸如“勿以善小而不”、“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些句子时,我想,松下先生的成功汇聚了多元化要素,既有不记后果的冒险精神,也有传统的东方智慧。松下先生的对精神家园的建设并没有停留在对自身的思考上,而是兼收并蓄,东西兼备。所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