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贴上了多动和不集中注意力的标签。乱贴标签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大误区。这又是为什么呢?人的意识通常被潜意识控制着(不包括觉醒者),而潜意识只接受暗示。如果接受到的暗示是:我是一个优秀的人,那么潜意识会调动所有意识实现这个目标,相反,如果接到暗示你是一个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孩子,那么潜意识也会调动所有意识实现这个目标。老师和父母千百次的暗示后果是什么呢?强化孩子记住了我是一个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孩子。所以,父母们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成长是有过程的,犯错也是成长中的一部分,没必要大惊小怪。四、情绪的问题。家长通常会因为学习不好,不听话,不好好写作业等原因把和孩子的关系搞得一团糟。孩子感受到的是什么呢?孩子感受到的是有条件的爱,我必须表现好,不然我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好事,可是孩子的心里背负这样的沉重的负担,而且这负担是和学习无关的,孩子在看书时忧虑这个问题,写字时也忧虑,考试时就更紧张和害怕了,请问父母们,这样的状态能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忘我的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吗?家长把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就会把不良情绪带到学校,带着这样的情绪孩子自然不会把全部精力放到学习上了。
1
f爱孩子就要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永远不会因为害怕失去父母的爱而患得患失,让孩子放下这个大包袱,轻装上阵。五、分清楚哪些事是孩子的,父母不要越俎代庖。学习到底是谁的事呢?有的孩子的回答是:“我学习是为了妈妈!为了让她高兴!”学习到底是谁的事呢?父母有没有在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告诉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呢?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这一点是绝对马虎不得的。如果学习是为了父母,孩子就失去了做好自己的机会,觉得自己是为父母而活。没有做自己不会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而且有了相应的代价,我考好了,你要奖励我,因为我是为你考的好成绩。学习的动机就出现问题了。经常有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问题、作业问题呕心沥血,这是毫不夸张的。上了一天的班,还要陪孩子写作业到深夜,孩子写不好不听话,还要生气,最关键的是,孩子不但不领情还满怀怨恨,和父母对抗。父母们几乎欲哭无泪了,如果我说这还是父母的错,就有一点残酷了,可这是事实啊。父母在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告诉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写作业是自己的事,上学还是自己的事。举个例子,孩子早上赖床,怎么办?父母要做的,不是比孩子还着急,去当消防员,在事故发生的初期就立马去消灭它,而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