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出A、B两点间距xcm;C点对应的速度是m/s,加速度是
。m/s2速度和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加速度的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1.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取g10m/s2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该外力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5
f2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木板B,B的左端放一木块A,A与B的接触面粗糙,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可将A从B的左端拉到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水平面上,当A到达B的右端时,A的动能为20J;第二次不固定B使其可自由滑动,当A到达B的右端时,B向前滑动了2m,此时A、B的动能分别为30J、20J。求:1水平恒力F的大小;2木板B的长度。
23.如图,已知斜面倾角30°,物体A质量mA04kg,物体B质量mB07kg,H05m。B从静止开始和A一起运动,B落地时速度v2m/s。若g取10m/s2,绳的质量及绳的摩擦不计,求:1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物体A沿足够长的斜面滑动的最大距离。
6
f7
f8
f9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