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
模态命题
定义:命题中含有“必然”或者“可能”的命题
当“并非”出现时,以下词语互换:必然可能,所有有些,是不是,P非P
“并非必然P”“可能非P”
“并非可能P”“必然非P”
“并非必然非P”“可能P”
“并非可能非P”“必然P”
论证构成:任何一个论证都是由结论,证据和论证方法三个要素构成的。注意寻找题目中论据与结论的联系支持(充分条件是最有力的支持),削弱(矛盾关系是最有力的削弱)
三段论
结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在日常语言中,可能会省略其中的一句,也有可能把结论提前到第一句,但是这些都不影响三段论的结构
三段论的结构类似题解题关键在于比较大小前提与中项的位置,以及大小前提的肯定与否定表达
肯定式
否定式
所有的人都会死,(大前提)
所有的鸟都是卵生动物,(大前提)
我们是人,(小前提)
蝙蝠不是卵生动物,(小前提)
所以,我们会死。(结论)
所以,蝙蝠不是鸟。(结论)
补充前提:
否定命题要么不出现,要出现也必须是两次。
前提之一否定,结论必否定;结论否定,前提之一必否
定。两个否定的前提推不出结论。
快速解题:
主项、谓项、概念都必须且只能周延两次。
如果出现否定词,一定会出现两次。
特称命题(有些)要么不出现,要么最好且最多出现两次。
WORD可编辑
f
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
联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
不相容选言命题
形式P并且Q
或者P,或者Q
要么P,要么Q
不仅P,而且Q
可能P,可能Q
不是P,就是Q
既P,又Q
或许P,或许Q
或者P,或者Q,二者不可得兼
真假联言命题为真,则它的所有变项都相容选言命题为真,则它的所有变不相容选言命题为真,则所有变项
为真,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变项项中,至少有一个为真,也可以全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我们
是假的,联言命题就是假的。
部为真,也就是说,只有所有变项能确定其中一个变项的真假,即可
都为假,选言命题才是假的。
推出另一个的真假。
否定并非(P且Q)
并非(P或Q)
并非(要么P,要么Q)
非P或非Q
非P且非Q
“P且Q”或者“非P且非Q”
P,Q中至少一个为假
如果P,则非Q
P,Q同真或者同假
P,Q全部为假
例句肯定:是张三和李四偷的
肯定:是张三或者李四偷的
肯定:要么是张三偷的,要么是李
否定:并非是张三偷的或者并非是否定:并非是张三和李四偷的
四偷的
李四偷的
(即张三和李四都没有偷)
否定:是张三和李四一起偷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