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让数学课堂绽放“美丽”之花
作者:徐宝龙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2年第03期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经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它具有诱人的美。”一堂堂设计合理的数学课、一道道构思精巧的数学题、一个个充满理性的数学规律等,都为展示这种美提供了舞台。用美丽的数学文化浸润的课堂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它能让学生个性飞扬。
一、收集信息,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美
数学教材具有通用性、共同性,同时又有简约性等特点,加上时代的变化、知识的更新,教材例题时而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把例题与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事物相联系,让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那么定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他们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例如,教学“连乘应用题”一课。
师:今天我带大家去逛商场,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物品,并且知道它的单价,就举手告诉大家。
生1:儿童毛巾每条3元。
生2:男袜每双5元。
生3:棒棒糖每盒60个,每个1元5角。
……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编一道一步乘法应用题吗?
……
课堂中根据学生自编的应用题,再增加条件改编成例题进行教学,这样由易到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到新生成的数学例题,学生再学习连乘应用题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一节课,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教学效果较明显。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让学生留心生活,注重积累数学信息,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游戏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就会发现数学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让所有的学生看到生活中美丽的数学光环,那么他们一定会高兴地叫起来“数学,我喜欢你”。
二、学做合一,让学生鉴赏数学的内在美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它既有数形的外在美,也有它特定的内在美。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学生感到数学枯燥,对数学缺少兴趣,甚至恐惧数学,那是因为我们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在动手中动脑,在动脑中感悟。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向学生提示数的美、形的美、学习方法美、数学语言美。
1在数数和计算中感悟数感美
人们常说:“空间的数字,抽象的数学。”其实不然。例如,在教学“8、9的认识”时,我先教学生画简笔画,画8个小葫芦和9个小气球,就像一排整齐可爱的娃娃,再通过课件慢慢地抽象出数字8和9,学生惊奇地发现数字和图画如此相似,原来数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