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金等,通过贴息贷款、无偿援助、资本金投入等形式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主要对象是中小科技型民营企业。(2)专业投资机构投资,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①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民营企业;②风险投资。投资者以获取股利与资本收益为目的,其特点在于甘冒风险来追求较大的投资回报,并将回收的资金循环投入高风险事业。2.吸收间接投资(直接融资)(1)发行债券。(2)发行股票。
7
f3.金融机构融资(间接融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即开始实施对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扶持政策,以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多家金融机构均将信贷经营的重心从倚重大中型企业向中小民营企业转变,以达到分散信贷业务集中风险的目的,金融机构融资的份额正逐年得到提升。4.民间融资(间接融资)民间金融是一种非正规金融,具有自发性和分散性,主要表现为民间借贷。近年来,我国民间金融得到了很大发展。中小民营企业作为融资困难的一个群体,已经入到民间借贷活动之中。(三)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表现在中小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影响和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也很多。长期以来,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有资金进行。据《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披露,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自我融资比例高达9050,银行贷款仅为4,非金融机构约为26,其他渠道为29。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表现在1.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贷款占比不高。因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等原因,银行不愿对中小民营企业放贷。同时,中小民营企业因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融资成本高等原因,难以得到银行资金支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中小民营企业中能够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不到10。尽管近年来,国家从政策等方面加大了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支持,银监会亦于2005年颁布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但总体而言,,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占比仍然很小。2.民间融资尚未纳入正常渠道。特别是企业成长期对民间融资的需求更为旺盛,中小民营企业在难以得到金融机构足够信贷支持的情况下,往往更多的选择民间融资。但是,民间借贷融资成本高,运作不规范,其中蕴含着较高的风险,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3.中小民营企业离直接融资条件尚有较大差距。中小企业的融资通道过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