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小巷总理”许巧珍
学习许巧珍先进事迹有感
正值清明之际,我想缅怀一位老人。她是“小巷总理”,她是当代劳模,她是年龄最大的“月光族”,她是大家敬爱的许书记、许奶奶。她就是东头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许巧珍。初读许巧珍的事迹,我就感受颇多。她二十年如一日的为居民做实事,鞠躬尽瘁,即使在弥留之际,最牵挂的仍是社区的居民。在观看了有关她的微电影后,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她与居民血浓于水的深切感情,她是真的把所有的居民当成自己的亲人了啊。许巧珍的事迹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的大年初一,许巧珍都是和社区的居民一起度过的。给社区的困难户拜年,送上一些慰问金和年货,和居民一起包馄饨,给孩子们发压岁钱,而这所有的钱,都是由她自己出的。她常常这样宽慰受帮助的居民,“我自己有退休工资,子女的条件也很好,我用不着这么多钱。”我也是社区党支部书记,可扪心自问,我的确做不到如许巧珍一般。我认为现在社区工作最缺少的就是和居民的真诚的交流,真正把他们当作亲人一样对待。以前我总觉得,只要把社区的环境搞好了,把居民的事情解决了就够了。可学习了许巧珍的事迹后我才明白,不应该把社区书记当成一份工作,而是一份责任,一颗心,一个把社区居民团结成一家人的纽带。我们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领导。我们要把居民当成家人,家人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只有能与这些特别的家人患难与共,与他们感同身受,才能把这份工作作出成绩。如果把许巧珍比作一束光,那她一定是点燃蜡烛时发出的光芒,她用燃烧全部的自己,来散发出属于她的一束光,她的光芒不是最明亮的,却一定是最温暖的,是距离居民最近,能触摸得到的光芒。而现在很多的社区工作者,却像是一盏路灯,虽然也能照亮居民回家的路,但却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温暖人心,而只是站在路边,发着冷冷的光,和居民相距甚远。居民也只能抬头才能望见。家人心疼她,说你也是70多岁的人了,何苦这么拼命。许巧珍说,如果到了我这把年纪,都不能理解老人的喜怒哀乐,那我还做什么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许巧珍不仅把居民当作自己的亲人,也把居民当作自己的朋友。她总是耐心倾听、理性分析,用入情入理的话语化解居民心中的疙瘩;上了年纪的居民都喜
f欢到她的办公室里喝喝茶,读书看报,她还组织社区的老人出去旅游,自己掏钱为老人们置办棉鞋、衣服、重阳糕等等;社区居民有困难,她第一个带头捐款许巧珍的事迹太多了,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