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认知障碍共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刘海燕刘国荣梁芙茹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2期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寿命亦较前延长。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突破2亿人,老龄化水平达到148,远高于国际社会老龄化标准,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4亿。研究发现,年龄越大,认知障碍的患病风险越大,痴呆患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认知障碍(CI)即不同原因损害了包括记忆、计算、时空间定向、执行功能、语言理解等一个或多个认知域,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困难、计算下降、不能理财、不知自己所处何方等临床表现。轻度认知障碍(MCI)和痴呆是认知障碍的不同阶段。目前普遍认为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认知正常和痴呆的过渡状态,而痴呆是认知障碍最严重阶段。研究显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是痴呆高危人群,约一半患者在5年内发展为痴呆。老年人同时是多种疾病的高发人群,共病状况日益受到关注。共病是指同一个体存在或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并且每种疾病的诊断都符合该病诊断标准,为诊断明确的疾病2。临床上多种疾病可引起认知障碍,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脑白质变性、脑卒中等。合并这些共病的MCI患者即是痴呆高危人群。由于痴呆具有进行性发展且病程不可逆的特点,目前对痴呆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3,因此对痴呆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是关键。下面分别对这些共病引起认知障碍的可能发病机制进行综述。1高血压高血压可通过一些机制导致血管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①血压负荷作用于脑小血管,导致小血管发生玻璃样变及管腔狭窄等病理改变,至血管分支终末分布区的脑白质缺血缺氧,破坏了神经纤维致密性及髓鞘完整性,造成额叶皮质下功能环路受损,引起认知功能下降;②老年人的脑血管延长迂曲,高血压加重了脑血管病变,造成脑循环阻力增加、大脑重要记忆功能区血流灌注不足,导致认知功能障碍4;③与血压正常者相比,高血压患者全脑体积及海马体积均减小,分别为930vs887cm3、567vs539cm3,引起神经退行性病变,导致认知功能下降;④高血压可减少大脑皮质毛细血管数量,使其基底膜增厚、纤维化,导致静息脑血流量、脑血管储备功能及脑循环调节机制降低,进而引起脑血管功能障碍,发生认知障碍;⑤高血压通过氧化应激机制,激活大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RAGE受体通路,进而导致大脑皮质及海马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