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需满足下述条件:
1、刚度地下一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一层侧向刚度的2倍。高规3522条的“考虑层高修正的楼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15”2、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3、构造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4、配筋板:双层双向配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25。柱:地下一层柱每侧纵筋面积,不应小于地上一层对应一侧纵筋面积的11倍。梁:地下一层的梁顶面和底面的纵筋不应小于计算配筋值的11倍。1墙:○地下室外墙竖向及水平钢筋应双层双向布置,间距不宜大于150mm,配筋率不宜小于03。2○地下室与上部对应的剪力墙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地上一层对应的剪力墙墙肢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5、承载力地下室顶板的梁柱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同一方向实配的受弯承载力与下柱上端同一方向实配的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应小于上柱下端实配的受弯承载力的13倍。
1234即图中○○○处截面同向受弯承载力之和大于○处截面同向受弯承载力的13倍。
注:抗规6114条条文说明,当梁、柱纵筋面积增加10后,可满足上述承载力的要求。
依据规范:抗规6114条及条文说明,高规1221条和1225条及条文说明。
f一,地下室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措施转1抗震要求地下室如果设计不当,对整体抗震性能会产生较大影响,一般对于半地下室的埋深要求应大于地下室外地面以上的高度,才能不计其层数,总高度才能从室外地面算起。地下室的墙柱与上部结构的墙柱要协调统一。地下室顶板室内外板面标高变化处,当标高变化超过梁高范围时则形成错层,未采取措施不应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规范明确规定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地下室顶板为无梁楼盖时不应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结构计算应往下算至满足嵌固端要求的地下室楼层或底板,但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层数应从地面往上算,并应包括地下层。存在的常见问题如:半地下室埋深不够,房屋层数包括半地下室层已达8层,层数和总高度超过要求,违反GB500112001第712条。地下室抗震等级为三级,而上部结构为二级,按GB500112001第613条地下室一层也应为二级等问题。2荷载取值与组合地下室外墙受弯及受剪计算时,土压力引起的效应为永久荷载效应,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土压力的荷载分项系数取12;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其荷载分项系数取135。对于地面活荷载,同样应乘侧压力系数,许多设计中计算不对HiStruc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