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独立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的交流渠道。现在更多的年轻人倾向于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发表状态,将内心的困惑和深处的想法表达出来,以寻求更及时的安慰和关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恰好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来关注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困惑,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引导,真正地实现师生间的无障碍交流。此外,运用新媒体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更丰富,教育渠道也更宽阔。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以教材为主,以教育者为中心,以课堂为主阵地。因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就显得比较呆板,学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态度多是死记硬背。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新媒体所具备的信息开放性、共享性的特点,使得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仅局限于课堂之上,大学生也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取到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教师也可以运用新媒体应用渠道中的形象生动特征强化受教育者接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将会促进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变大学生过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认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消极影响1新媒体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污染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大众传媒已不再仅仅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阵地。随着商业化运作模式的不断加强,新媒体关注的重心逐渐偏移,更为重视自身的经济利益,扭曲式地迎合受众的趣味,使其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歪曲,具体表现为信息的庸俗化、文化传播的快餐化、历史责任感的缺失、享乐主义,等等,迎合了广大受众的心理与精神需求,满足了媒体自身的利益诉求,不可避免地忽视了新媒体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显现出娱乐化和低俗化倾向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接触和使用媒体主要是因为信息需求和娱乐需求。在娱乐化浪潮的侵蚀下,大学生更热衷于流行和时尚,更热衷于对生动性强、形象表达的信息需求,更加追求精神消费的娱乐化,他们爱好看电影、玩游戏、唱KTV,等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的腐化正愈加严峻。在这样的形势下,部分大学生形成了注重感官享受和低俗文化消费的不良习惯,将个体的价值追求定位于舒适享受、娱乐消遣,丧失了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丧失了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和对健全人格的塑造。当代大学生这种不加思考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批判地接受新媒体的负面信息,并据此建构自己的世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