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我国虽早有史官的设置,但最早的史官并不像后世那样专门记述人的活动,而是充当神、人的媒介。后来,史官才逐渐从神职中分离出来,专司人事。随着史官的设立,有关历史的记载日益增加。春秋末年,孔子编成了《春秋》一书,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而编年体史书《左传》的诞生,更标志着中国史学逐渐形成。(二)两汉时期,中国史学的确立时期。期间,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开创了中国史学的新纪元。之后,东汉时期的班固编成《汉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这对我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史学的大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史著数量增加,史著种类繁多,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四)隋唐时期,我国史学的繁荣时期。主要表现在:史书数量有了更大的发展,正史编撰成绩斐然,官修史书制度正式确立,出现了史学理论著作。(五)五代、宋、元时期,我国史学继续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正史的编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产生了《资治通鉴》、《通志》、《文献通考》三部通史著作,民族史得到了发展。(六)明、清时期,我国史学的嬗变时期。随着社会生活中新经济因素的出现与增长,史学出现了新的特点,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不断问世。
2
f史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现代意义
中国史学发展至今,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学兼天人、会古通今;劝善惩恶、激浊扬清;以古为镜、经世致用;尊重历史、秉笔直书;兼备四长、尤重德识。这也间接地表明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现代意义。
史学作为一门经世之学,从它诞生起就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在古代学术领域中,史学的地位极高,成就巨大,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主干和基本内容之一。另外,中国古代史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中国古代文明生生不息,保持连续不断的纽带。由于中国古代史学的历史记述系统性、完整性极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组成社会的各个阶层以及各个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都通过史学得到完整保存和综合性的传播。史学正是一座蕴藏着历代传统文化结晶的宝库。
中国史学具体、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及特点,它是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惟一途径。认识中国历史,也是认识中国现状、国情的必备条件。历史经验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因此,历史学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另外,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表现在文化上、感情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