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Ktδ74直探头与双晶直探头在翼板面扫描时,探头移动区为为焊缝轮廓之间的区域。8检验准备81探伤面清理和标记
f811探头移动区应清除焊缝飞溅、锈蚀、油垢及其他外部杂质,探伤表面应平整光滑,粗糙度不超过63μm必要时应进行修磨。812在翼板侧表面以明显的标记画出焊缝宽度的轮廓线。813在翼板或腹板上探测,按一定规则划分焊缝检验区段,同时标记测量起点和分段编号。82探头选择821探伤频率一般采用25MHz,板厚较薄时,可采用5MHz。822单斜探头探伤时,斜探头的K值依据板厚和焊缝坡口角度来选定,一般以K1或K2探头为主,为发现一定方向、位置的缺陷,亦可选用其他K值的斜探头。823腹板面探测时,两种K值探头以K1和K2探头组合为主,板厚较薄时,亦可选用其他K值的探头组合,以保证声束能扫查到焊缝根部,探头前沿距离不应过大,一般选区小于等于10mm为宜。824双晶直探头的交点深度应依翼板熔合线处的厚度选择。9仪器调整91时基线扫描比例调节911时基线扫描比例利用CKSIII或RBT试块按深度2:1,水平2:1或水平1:1调节。912扫描比例调节后,应在荧光屏上设定一、二次波标记或有效观察区。92灵敏度调节及绘制距离波幅(DAC)曲线921距离波幅曲线利用选定的仪器,探头系统在对比试块上的实测数据绘制曲线由判废线(RL)、定量线(SL)和评定线EL组成,评定线至定量线以下为I区,定量线至判废线以下为II区,各线灵敏度见表见表1。922受检工件表面状况与对比试块差异较大时,应按JB47302005标准进行表面声能损失测定,并将修正量记入距离波幅曲线。10检验101一般要求1011焊缝外观及探伤面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委托超声波检验。1012在探伤面探头移动区需要开孔或焊接其他辅件时不应对超声波探伤的实施有影响否则应在焊缝检验合格后再进行这些工艺程序。表1距离波幅曲线的灵敏度对比试块板厚评定线定量线判废线mmCKSIIA835φ1×612dBφ1×66dBφ1×62dBRBT835φ218dBφ212dBφ24dBRBZ835φ2φ3φ41013探伤灵敏度不应低于评定灵敏度。1014探头移动速度应控制在150mms以内,并保证相邻两次探头移动区间少有10的重叠。102扫查方式1021将斜探头垂直于焊缝置于翼板探伤面或腹板探伤面作锯齿型扫查。探头前后的移动的范围应保证声束扫查到全部焊缝截面,探头前后移动的同时还应做100150的左右转动。
f1022采用直探头或双晶直探头在翼板探伤r